刘若英的《后来的我们》,真的有什么好看?
今天是五一放假的第一天,想睡个懒觉都不行,朋友圈已经给朋友们发的《后来的我们》刷爆了,早上一打开微信,全是有关刘若英的处女作的,还有很多的大号也在写,现在越发觉得可怕,这样的免费的宣传的真的是可怕。
我在想,刘若英的这部《后来的我们》真的有这么好看?
五一难得的假期,很多人去电影院里看这部《后来的我们》,你是冲着刘若英的处女作的标签去看的,还是冲着唱了十几年的《后来》去看的,还是冲着主演井柏然跟周冬雨去看的?还是电影的本身吸引你去看的?
后来的我们
现在我们来聊聊五一假期期间欢迎的电影——《后来的我们》。
每一个电影都有一句比较让人容易印象深刻的话,比如《后来的我们》里面是:一个死心塌地,一个去意已决,能错过的就不是合适的。
刘若英的这部电影,是刘若英的处女作,现在很多的演员跨行当导演成趋势,有比较成功的,也有比较不得意的,其中也有很多的女演员当导演,也有成功的,比如赵薇的《致青春》,就是比较成功的,所以这一次刘若英的这部电影,从目前的情况看,应该是比较成功的。
实话实说,很多人去冲着刘若英去看的,虽然没有说欠刘若英一张电影票,但是也很喜欢刘若英的电影。刘若英的作品不多,最令我印象深刻的应该是跟刘德华搭档的《天下无贼》里的夫妻,两个人的出色的表演,征服了观众。所以对于刘若英导演的作品,都充满着和期待。
对于初次导演的刘若英,对于自己的作品,对于自己标签,一直唱了15年的《后来》,竟然唱成了电影,现在很多的电影都是根据歌演变而来的一个标签电影,比如高晓松的《同桌的你》,《睡在我上铺的兄弟》,这样的例子,有成功的,也有失败的。
周冬雨,井柏然
还有主演井柏然跟周冬雨,也许很多的人会冲着主演去看这部电影,这也许就是电影选择两个人的主演的基本的因素,粉丝足够,受欢迎度比较高,加上电影角色的渲染。
但是很多的时候,等我们关注到电影本身的时候,就还是觉得电影比较老套,一样的梗放在不一样的电影,不一样的人的身上罢了。
这是刘若英首次执导,根据自己同名短篇小说改编,影片还未上映,可影片中的三段插曲,让一些人听了不下十遍,也让一些人听了不到一半就泣不成声,因为每一首歌里所写的都是曾经、现在或者将来的自己。
很多的文艺片是依靠歌来打动人的,最明显的例子就是《从你的全世界路过》,电影一般,而王菲唱的《你在终点等我》,却意外得红火了。
所有《后来的我们》里,有本来就出名已久的刘若英的歌《后来》,现在加上陈奕迅的《我们》,里面有歌词说得比较好,我最大的遗憾,就是你的遗憾,与我有关。谁的青春没有遗憾,刚刚好别人的遗憾是自己造成的,自己也因为遗憾失去了,这就是后来的我们的遗憾。
失去对方
后来的我们,讲的是十年前的青春跟十年后的重逢。这样的套路,是讲十年后来的我们,还记得是十年前的我们竟然是这样失去了对方,这跟导演刘若英要讲给我们的故事一样的动人。
还有两首主题曲是五月天的《后来的我们》,专门给电影唱的主题曲,还有一首是Hebe的《爱了很久的朋友》,这样实力的歌手唱的歌都放进了电影,我觉得电影就自然而然黯然失色了,歌的关注度一定比电影还要吸引人 ,我们知道最初的目的是为了用歌来宣传电影,结果不小心就歌跟电影的主次不分了,造成了电影的关注度少了许些。
还是那句话,我真的已经努力活成你想要的样子,但我们已经不是我原来的那个样子了。
五一难得休息,好好玩,好好看一场电影,不管是一个人,还是跟对象,都要好好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