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水仓颉庙— 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白水仓颉庙— 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仓颉庙,是为了纪念文字始祖仓颉所建的庙宇。

在陕西省白水县东北30公里处,有座雄伟壮丽的古建筑,这就是仓颉庙。作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至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由于历代都重视修葺和保护,仓颉庙基本上得以完好的保存下来。新中国成立以后,又经过多次重大维修。

仓颉,复姓侯冈,名颉,号史皇氏。白水县阳武村人,享年110岁,为轩辕黄帝左史官。我国原始象形文字的创造者,我国官吏制度及姓氏草创人之一。

传说他仰观天象,俯察万物,首创了“鸟迹书”震惊尘寰,堪称人文始祖。黄帝感他功绩过人,乃赐以“仓”(倉)姓,意为君上一人,人下一君。由于仓颉造字功德感天,玉皇大帝便赐给人间一场谷子雨,以慰劳圣功。仓颉去世后,当地百姓在其墓葬处修有庙宇,并将这里的村庄取名为“史官村”。

仓颉庙的地理位置:北边是黄龙山,东边是壶梯山,西边是丰乐梁,南边是洛河水。仓颉的陵墓建在这儿,正是阴阳家所说的头枕山,足蹬水的好穴位。这个穴位的名子叫二龙戏珠穴。东山西梁,中间一墓,像二龙戏珠。所以说,这是一块风水宝地。仓颉庙占地17亩,基本形状为长方形。庙内南北长140余米,东西宽约为48米。仓颉庙高垣厚墙,格局完整,庄重古朴。主体有山门、东西戏楼、前殿、报厅、正殿、寝殿、钟鼓楼、东西厢房、耳房(又称廊房)等。共计70间。紧贴后殿为仓颉墓冢和墓园。庙内现存建筑年代多为元、明、清三朝代,其装饰华丽,地方色彩浓厚。

仓颉庙前照壁墙。始建何年,无资料可证。现存的这堵照壁墙是1919年复修的。其作用是屏闭与保护风水。墙体上的砖雕,均取吉祥之意。中间那个独角兽,又名獬豸。此兽能辨是非曲直,见人争斗.就用角去顶坏人。创修者把它雕在庙门外,有护卫庙宇的用意。后来,民妇乞天降雨时,往往用泥巴将獬豸的眼睛糊住,怕獬豸睁开眼睛把天上的云顶跑了。眼睛糊住后,獬豸看不见黑云,就不去顶,这样才能云聚雨生,解除旱象。等到天涝时,村妇们又来到这儿,将泥巴洗掉,让獬豸睁开眼睛去顶云。獬豸把云顶跑了,天也睛了,涝灾就可解除。这当然是一种迷信的作法,但却反映了人们对独角兽的崇敬之情。其实,对独角兽的崇敬之情是由来已久的民族心理的反映。早在黄帝时代,仓颉为造一个法字而百思无门。有一天,他到村外散步,见一独角怪兽在顶一片树林里那些歪歪斜斜的树。他感到奇怪,便向过路人打问此兽何名?为什么要把那些树木顶倒?剩下的树叫什么名字? 过路人告诉仓颉,此兽名叫独角兽,又名獬豸,喜直恶曲,因而,见歪斜不正的树都要顶倒,剩下的那些端直的树叫法树。仓颉由此受到启迪,法是端正的,像法树端正的那个样儿;法也是公正允当的,见邪恶就攻击,见不正就争斗,像廌那样正直。我何不从廌字方面考虑法字的造法呢?于是,他想呀想呀,终于想出了一个理想的写法:灋。意思是先把不平的东西顶去,使不平状变成水平状,因此,“法”字为廌字下边一个去字,左旁加三点水儿。这就叫法。到了唐代,法官戴的帽子上有个独角兽,叫豸冠,用意是提醒法官执法时要公正、公平。

仓颉庙门有三个,叫三门。中间大的叫神门,平时关闭,逢庙会或贵人来庙游览时才能打开。因为,这个时候仓圣爷要回庙中与民同乐接待贵客。回来时,仓圣爷要走这个门。所以,这个门叫神门。东边的小门叫人门,平时常开,供人进出。西边的叫鬼门,平时紧锁,防鬼进庙。

值得一提的是,仓颉庙的三门,它是庙内唯一的叠式建筑,下层内涵四窑洞,外开明三门;上层是门楼、南北两面为雕花木制檐屏,通风采光。紧贴三门建有两座戏楼,这在中国为数众多的祠庙中,是绝无仅有的现象。

先看三门房。当地群众把三门房简称三门。据《重修仓颉庙碑记》载,三门上下建筑,均始于明代正德七年(即公元l512年)夏六月二十二日,次年春竣工。起初的目的是壮庙仪,扬庙威,后用于达官贵人登高览胜的场所,也是庙会执事观察庙内外情况的制高点。

每年的谷雨,是民间祭拜仓颉的时节,每逢谷雨,这里都会搭台唱戏。彼时,周边十里八村的乡亲们都会聚集在东西戏楼中间,看两个戏楼上两个剧团同时在演对台戏,而观众只会将赏钱给予演的精彩的那个剧团。这也就是对台戏的来历了。

这两个戏楼是国内仅存的并列式对台戏实物场景。因仓颉长着四条眉毛,四只眼睛,人们为了纪念他,特意搭建了东西两个并列式的戏楼,让仓颉两只眼睛看东戏楼,两只眼睛看西戏楼,所以是并列式的对台戏楼。

戏楼,位于三门左右,始建于明正德七年。现在看到的西戏楼是嘉庆年间重建的,东戏楼是民国九年重建的。过庙会时,主事者同时请两班戏分别在两个台子上演出。这儿演戏有个规矩,叫天明戏,即天明后开演,直演到晚上鸡叫才能停歇休息。同时,两家戏班子唱的是对台戏。唱的过程中,哪家的戏好,观众就拥向哪家戏台下。失去观众的戏班子,马上就遭到执事的三眼铳轰打。这时,他们急忙换戏,若连换两次仍没把观众拉过来,班主就要遭到跪神谢罪的惩罚。而取得了观众的一家,则能得到酒肉犒劳,披红表彰。这种激烈的竞争,往往使无名的戏班子不敢前来揽戏,敢揽的戏班子要价很高,一般都获得平时一倍多的报酬。

西边戏楼,下场门上边木板上那个大头娃人像,他戴着红帽,穿着红衣,袖手把望,憨态可掬。你不管站远站近,站侧站正,他都和你端对互视,这就是民间所说的:“大头娃跟人转匝匝”。是仓颉庙的第一大奇观。

这个戏楼后台的墙上和隔板上还有不少戏班子的题留,如:光绪三十二年三月二十八日,蒲邑裕盛班在此一乐也! 演出剧目:《春秋配》、《黄鹤阵》、《玉虎坠》、《破宁国》、《八义图》、《春秋笔》等。这些题留本是不好的习惯留下的痕迹,却无意中给我们留下了宝贵的历史资料。搞戏剧史的学者,把它看得弥为珍贵。

前殿是明代建筑。正对着戏楼。左右两侧各有一间小耳房(又称廊房),更衬托了前殿的威武雄壮。在它的南北两面均没有围墙将之封闭,是开放式的建筑结构。在殿檐下有一块黑色匾额,是由草圣之称的近代书法大师于佑任先生于民国二十二年(公元1933年)所题“文化之祖”,这一匾额与桥山黄帝陵的“人文初祖”遥相辉映,相互媲美。过去,妇女儿童在这儿看戏,男士很少涉足。这也是文明之祖的遗风陶冶出来的良好风气。现在,前殿便派了新的用场,放历代记载仓颉庙的18通古碑,每年谷雨节在前殿前搞祭祀活动。庙会迁往史官,戏楼也不适应演出,仓颉庙已变成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钟鼓楼。明崇祯八年,即公元1686年创修。西边的是鼓楼,东边是钟楼。以前,和尚于每天清晨敲钟,暮色降临时击鼓,故有晨钟暮鼓之说。钟、鼓的摆放位置也应和着晨暮而一个在东,一个在西。

报厅,是过庙会时,拜祭者报到之处。这座建筑物的结构特殊,用拱顶代大粱。这在北方建筑物中非常罕见。报厅两侧的柏树,左为青龙柏,右为白虎柏。他俩一东一西,日夜护卫仓颉圣像。据说,这两棵柏树还有奇特的神力,谁若患了麻疹之类的皮肤病,在前心写上青龙,后心写上白虎,病就会不治而愈。

《知足常乐图》

报厅西侧墙上的长条形壁画,它叫《知足常乐图》,是本庙壁画中的精髓。这幅画,为首者是高官坐着轿子,其次是小官骑着马,再次是有钱人骑着驴,然后是挑着担子做生意的,再然后是推着小车下苦力的,最后坐在地上的是衣衫破烂的乞丐,可谓是三六九等,生活各自不同。注意中间那个骑驴的有钱人回头频频张望,他似乎在想:“别人骑马我骑驴,比上不足,比下有余。”所以,这幅壁画叫做《知足常乐图》。再看到位于最后衣衫破烂的乞丐,其实他不但是乞丐,还身有残疾,他的双腿无法站立,但他并不灰心,依然艰难地用手拄着前行,是什么让他如此地乐观向上呢?因为在他身后还有一座坟墓,所谓“好死不如赖活着”就是这样啦。最后那座凄凉的坟墓也似乎在告诫人类:纵使生前繁华似锦,到最后也不过是一抔黄土掩枯骨罢了。

《自食其力图》

报厅的东墙壁画是《自食其力图》,始创建于明末清初。最前面是书生和书童,紧接着是农夫和渔夫,最后一个为樵夫。画面表现了四种不同行业的人物形象。反映了农耕社会不同人物生活形态,此画面寓意为一种自食其力的创造精神。至今为人们崇尚不已。

正殿,明清时为学堂,是弟子学习的地方,现供奉仓颉铜像。

寝殿。明三暗五,立柱内倾,呈元代建筑风格。殿前檐檩为一根蒿木中节,长l6.5米,粗55公分,两端粗细相同。蒿本草类,当年枯,次年生,从未闻能有长成树者,而此处却有这样一根蒿木担子,真是一种奇迹。这就是庙中的又一大奇观。据说,一只神鸟衔了一粒蒿籽种在仓颉故乡阳武。蒿籽生根发芽,长成参天大树。后来,人们在盖庙时就把蒿树的中节用在寝殿上,而把尾节和梢节用在首居和孔走河的庙上去了。

这几尊像是一九九一年群众捐款修造的。原来的像于“文革”中被红卫兵毁掉。原来那尊像泥胎粉身,丰美健美,四目含智,面带慈容,堪称雕塑史上的杰作。群众见原像被毁多年,便依照片形样而塑了这尊座像,以满足游者瞻拜之需。据说,仓圣爷过去常常显灵。那时,每天清晨和尚都要打盆清水,放上手巾供仓圣爷晨起洗脸。过一会儿,和尚去端脸盆,但见清水变浊,知是仓圣爷已经洗过。但是,和尚却心有怀疑,真的仓圣爷能显灵吗?他不敢完全相信。有一天,这个和尚把水放好后悄悄藏起来偷看。过了一会,他看见仓颉座像底下爬出一条有碗口粗的大蛇。这蛇爬到盆子里打了几个滚儿,又爬到仓颉座像底下去了。从此,人们都知道仓圣爷是会显灵的。

仓颉墓,墓周的围墙是民国二十八年(公元1939)修的。当时,国民党将军朱庆澜。他参观了仓颉庙后顿生崇仰之情,便出钱请纵目的赵子健代为修建了这一圈六棱砖砌花墙。他还亲自撰写了对联,镌刻在东西门旁。东门:画卦再开文字祖,结绳新创鸟蟲书。上联的意思是:继承伏羲氏画卦的创造精神,仓颉再进一步创造了文字,成为文字之祖;下联意思是:仓颉结束了结绳记事的历史,新创了鸟虫书这种文字。横额:“通德”。这两个字和西边门上的横额“类情”,均出自“《易经.系辞.下》。意思是:仓颉创造的文字,能通天地之德,可类万物之情。

仓颉墓,高4.5米,周长48米。传说站在墓顶,可平视壶梯山巅。墓西侧原有一柏,叫转枝柏。此柏的枝叶轮流枯荣,可兆示旱涝丰歉,哪边的枝叶枯了,哪一方必遭旱灾,哪边的枝叶葱茏,哪一方必雨水充霈,庄稼丰收。这是庙中的一大奇妙景观。“文革”中,红卫兵把这一景观破坏了,把树伐倒做了武斗中死亡者的棺板。

墓西门对联:雨粟当年感天帝,同文永世配桥陵。这幅对联的意思是:当年,仓颉创造了文字,感动了天帝。天帝为酬劳仓颉,给人间下了一场谷子雨;现在,仓颉的陵墓和他创造的文字,千秋万代地陪伴着黄帝在桥山的陵墓。因仓颉是黄帝的记史官员,按君上臣下的封建伦理道德观,黄帝陵在西北处,为上,仓颉墓在东南处,为下,且臣应永世伴君,故曰“配桥陵”。

庙院内古树参天,郁郁葱葱,生长茂盛。仓颉庙里有48棵古柏树,树龄均已上了千年。仓颉庙古柏是我国三大古柏群之一,这里的古柏论起年龄来,可比山东曲阜孔庙、黄帝陵的古柏都长寿,居我国三大古柏群之首。48株古柏都有漂亮的名字和动人的传说。以年龄最大的仓颉手植柏“奎星点元”为首,从庙门口的“惊贼柏”,西北角围墙外的“不进柏”,到庙里面的喜鹊柏、柏抱槐、青龙柏、白虎柏、扁枝柏、猴头柏、蛇身柏、凤鸣柏、孔雀开屏、二龙戏珠、干枝梅、宝莲灯等,千姿百态,妙趣横生。

喜鹊柏,站在前殿檐前的台子上向西南角看,那儿生长的那棵柏树上有一干枝象喜鹊快乐地站在那儿翘尾报喜。其实,这喜鹊已经在那儿站了几千年了。几千年来,风吹雨打,雷鸣电轰,他依然故我,毫无变化。这又是庙中的第二大奇妙景观。附近的村民说,那是受仓颉圣灵保护的一只神鹊。神过一年:人间千载。也许,几千年对它来说,只不过是几天时间。

柏抱槐。据说有一只神鸟衔来一棵槐树籽种在柏树中间的空洞处,长出了一棵槐树,槐长柏裂,柏与槐共生共长,直长成今天这个样子。从槐树的粗细看,这棵柏树至少有几千年的寿命。这也是庙中一大奇观。

匾枝柏。这棵柏树的主杆和大小树枝,都呈扁状。这在世界各地,均未见到此种情景。为什么会长成扁状。林业专家说不清,海内外游客也说不清。因此,这是庙中一大奇观,也是一个谜团。

再生柏。此柏在清代雍正年间前枯死多年,但在雍正年间却生出绿叶,以后越长越旺,直到现在,依然非常苍翠。人们感到奇怪,把它叫做“再生柏”。此柏的奇特经历,使它成为庙中的又一奇妙景观。

庙西北角城墙外的哪棵柏树叫不进柏。据说这城墙打了多次,每次都把这棵树打在墙内,但是,墙刚打成就倒塌了。人们感到奇怪。有一天,这柏树给打墙的人托梦,说他不进院墙来,要站在墙外给仓圣爷守卫呢。于是,打墙的人便把这棵树打在了墙外,墙也就安然无恙了。由此,人们把这棵树叫不进柏。

仓颉手植柏。又叫魁星点元柏。此柏胸围6.8米,根部周长9.3米,高l7米,是庙中最大的一棵柏树。相传仓颉和他的舅舅选择墓地时来到这儿。仓颉和他舅舅都看中了这块地,但舅舅心术不正,偏说这块地不好,而自己却悄悄在这儿插了一锚针。仓颉看穿了舅舅的心思,便在舅舅的针上穿了一根细线。后来,舅舅没辩过仓颉。仓颉就把块墓地占下了。为了做标记,他在插针的地方栽了这棵树。这样算来,这棵树已经有五千多年的生长历史了。这样高的树令,世所罕见。因此,这又成为庙中的一大奇观。

二龙戏珠柏。此柏满身鳞片,顶有两枝干枝,干枝中问有一凸块,故名二龙戏珠柏。l947年,彭德怀率军攻打宝鸡失利后,于这年冬季在武庄村集中整训。当时,通讯连驻在庙内。一战士为了生火而上到树上去扳干树枝,把一条龙和珠子扳了下来。老和尚生气地跑去报告。彭德怀得知情况后,立即召开了全体通讯连官兵参加的会议,按“三大纪律,八项注意”的要求要以军法处治这个战士,吓得老和尚和六社社长王金林等连忙求情,这才使这个战士免受惩罚。会后,彭德怀用麻纸写了“禁止攀折树木”几个大字,贴在西戏楼前的树上,以提醒大家都要保护文物。贺龙也用石灰在照壁北写了:“保护文物古迹”几个大字。现在,树上的那个珠子是后来添上去的,但那条龙没法添,因而,只剩下一条龙了。

白水仓颉庙内历代碑石众多,虽然战乱多有散失,现保存的仍有18通,陈列于前殿之内。年代从东汉起,历魏、五代十六国、唐、宋、元、明、清至民国。早期的有东汉延熹五年《仓颉庙碑》、前秦建元四年的《广武将军碑》、唐《仓公碑》、宋代《大宋仓公碑》等。近代有于右任先生,陶峙岳将军,朱庆澜将军题写的匾额,对联等存于庙内殿堂之上。尤以《仓圣鸟迹书碑》最为珍贵。该碑立于清乾隆十九年十月(公元1754年)。碑面所镌28字由白水知县梁善长摹写。这28字相传为仓颉当年所造象形文字之原形。字形若图若画,不易辨认。宋《淳化阁帖》破译为:戊己甲乙,居首共友,所止列世,式气光名,左互乂家,受赤水尊,戈矛釜芾”。这段文字记述黄帝与炎帝召集中部和东部诸部落的首领们会盟(戊已甲乙为天干名,按天干与五行相配之方位,戊已为中,甲乙居东)。首领们友好地聚集在一起,商讨攻打蚩尤之事。各部落的所有成员列队等候命令。之后,他们进行占卜。占卜的图案所呈现的气象是前景光明,名震四方。接着,他们互相配合,一举打败了蚩尤,摧毁了蚩尤的巢穴。胜利后,他们乘着置于水边而燃放出红色亮光的篝火,设下祭器,手执兵器,腰围兽皮,狂欢起舞。是我国最早用文字记载的一篇史记。

《仓颉庙碑》、《广武将军碑》、《大宋苍公碑》等更是中国书法史上的珍贵实物。《仓颉庙碑》为汉代名碑,1975年迁置西安碑林。《广武将军碑》为前秦建元四年(公元368年)所立,碑文书法流畅,高浑飘逸,被誉为“绝品”,极为罕见。于佑任在1933年看到碑拓,惊喜异常,写下“千年出土光腾射,老见异物眼复明”的诗句,并题写“文化之祖”四字,刻成大匾,悬挂于仓颉庙中。

仓颉庙里的壁画,有水墨画,也有水彩画;有人物画,也有山水画。而且后两者往往是互相掺混和彼此糅杂的。仓颉庙壁画的内容,可谓包罗万象,丰富多彩。如果择其要者而言,大体有黄帝功德、仓颉政绩、神话故事、白水盛景以及名人诗赋等五个部分。

在仓颉庙前殿和报厅中,绘画集中表现的是中国古代神话故事和传说。

壁画是庙中一宝,报厅两壁有篇幅不等的壁画二十余幅,其画技高超,寓意深远,其中的《知足常乐》、《自食其力》更是画中精品。后殿的壁画共有十七幅,图案色彩艳丽、线条流畅。壁画大都同黄帝和仓颉有关,虽然创作年代不祥,但内容积极,人物栩栩如生,意境优美,每幅壁画都有一个优美的故事传说,艺术价值极高。西墙:《擒蚩尤》、《西陵制衣》、《鬼哭龙藏》、《黄帝赐衣》、《天雨粟》、《屈佚指佞》等。北墙:《龙麟取乐》、《百鸟朝凤》,皆取吉祥欢乐之意。东墙:《石楼造字》、《权衡度量》,《伶伦为律造磬》、《素女鼓瑟》等。其中的《擒蚩尤》画的是黄帝大战蚩尤的故事;《西陵制衣》画的是黄帝元妃西陵氏缧祖教人们织锦制衣的故事;《黄帝赐衣》画的是黄帝给百姓赐送衣服的故事;《天雨粟》画的是上天被仓颉造字所感动而降“谷子雨”的故事;《石楼造字》画的是仓颉造字的情景。这些壁画已经受到了海内外专家学者的极大重视。

仓颉庙的装饰性雕刻,散见于各个殿脊房檐、门楣柱侧、就载体而言,石、木、砖、瓦,应有尽有; 就空间而论,上、下、内、外,比比皆是; 就形状而分, 或方而成矩, 或曲而为圆; 就形态而别, 有禽有兽, 有花有果。真可谓千姿百态, 琳琅满目。其中最令人赞叹的, 要数东西墓门、戏楼顶侧和照壁两面。

来到仓颉庙,未走进庙门,游人往往就被庙门前照壁两面的雕刻所吸引。特别是北面正中的独角兽, 虎头狮尾豹蹄狼身, 头上张一锋利骨角, 锐不可挡。其出人想象的怪状, 栩栩如生的神态, 令人百看而不厌。

戏楼两侧的矩形屏框中, 或以“鱼龙互变”, 或雕以“鹿鹤对鸣”, 或雕以“麟凤共戏”。构图虽异,给人以吉庆祥和的印象。

仓颉墓东西两门上的雕刻, 更是风骚独领。特别是东门门楣和柱侧的饰物,一行行, 一叠叠, 瓜果花卉, 飞禽走兽, 形体玲珑, 神态逼真, 阴阳相间, 虚实呼应, 构思巧妙, 制作精美, 不失为雕刻中的上乘之作。

解放战争时期,西北人民野战军司令部在此整训干部。彭德怀、贺龙曾亲瞻庙容并严令保护。建国后列为国家级第一批文物保护单位。1983年,政府拨款维修,现瓦舍一新,游者不绝。

仓颉庙落于墓壕之前,史载: “不知何年何月建”,但从碑石考查,在东汉延熹五年(即公元162年)此庙已具一定规模。后经历代翻新添建,使庙内结构逐渐规整。今日的仓颉庙,高墙厚垣环周为城,建筑格局完整,东边建有仓颉书法碑林,是海内外游人文化游览的圣地。

来源:仓颉文化网公众号

相关推荐

​中国出租车行业的经营权制度

67

中国出租车行业的经营权制度 【财新网】(专栏作家 王军) 一、经营权的法律属性 出租车服务市场不是一个可以自由进入的市场。政府对这个行业实施行政许可(又称“市场准入”)...

​钢铁侠历代钢铁战衣盘点

​钢铁侠历代钢铁战衣盘点

130

钢铁侠历代钢铁战衣盘点 Mark I 钢铁侠装甲-Mark I(马克1)号,托尼被十环囚禁时利用铁罐所制造的动力服。武器有两具火焰发射器和一支火箭,还有一具喷射背包,此动力服相比起其他...

​寒冬里的裁员中年

​寒冬里的裁员中年

126

寒冬里的裁员中年 “再来一根。” 陈丰又从烟盒里抽出两根玉溪来,把其中一支递给我,自己点了一支猛吸了两口。接着来回踱着碎步,又站定了昂起头,像是在思考些什么东西,寻...

​佛说爱情姻缘与人生前世缘分

171

佛说爱情姻缘与人生前世缘分 来源:惜缘 拾闻客 【前言】昨日深夜,有一位订阅网友发信息问及婚姻的问题,我想她可能正为情所困,于是今天集纳了一些佛说婚姻、姻缘的故事,希...

​谁说江东无虎将?小编带你认识东吴十二虎臣

101

谁说江东无虎将?小编带你认识东吴十二虎臣 |盘点| 谁说江东无虎将?小编带你认识东吴十二虎臣 ▼ 小编导读 蜀有五虎上将,魏有五子良将,而东吴在整个三国进程中似乎都没有...

​一看就会的花样馒头集锦

128

一看就会的花样馒头集锦 【制作面团】 1.制作黄色面团,南瓜蒸熟压泥,普通面粉,酵母水混合。用筷子搅成絮状,然后用手抓捏成团,期间要看情况酌情加入 温水。 2.揉成光滑的...

​广东湛江市简介

90

广东湛江市简介 湛江,广东省辖地级市,位于中国大陆最南端 雷州半岛上,地处粤桂琼三省区交汇处,界于东经109°31-110°55、北纬20°-21°35之间;南濒南海隔 琼州海峡与 海南省相望,...

​浜斾竴鎬昏鏉ヨ稛鍥涘窛鍚紒

​浜斾竴鎬昏鏉ヨ稛鍥涘窛鍚紒

73

浜斾竴鎬昏鏉ヨ稛鍥涘窛鍚紒 浜斾竴鎬昏鏉ヨ稛鍥涘窛鍚?/strong 鍦ㄥ儚浜戜竴鏍风殑鏃ュ瓙閲?/p 鍘荤湅濡傜ⅶ鐜夎埇娓呴€忕殑姘?/p 鍦ㄩ槼鍏夋櫘鐓х殑鍦版柟 鐖笂灞遍《绛夊...

​引狼入室:论潘巧云之死

​引狼入室:论潘巧云之死

198

引狼入室:论潘巧云之死 潘巧云登场于《水浒传 第四十四回》,因私通淫僧裴如海而遭丈夫杨雄所杀。 鉴于行迹的相似性,潘巧云往往被与武大之妻潘金莲、宋江之妾阎婆惜、卢俊义...

​海清十大经典影视剧

​海清十大经典影视剧

123

海清十大经典影视剧 海清,1978年生于江苏南京,演员。 海清毕业于北京电影学院表演系。2003年,出演电视剧《玉观音》而为人所知。2009年,出演电视剧《蜗居》。2010年,凭借电视剧...

​「提醒」警惕朋友圈“帮忙砍价”新骗局

59

「提醒」警惕朋友圈“帮忙砍价”新骗局 近日,微信朋友圈“砍价”、“免费拿好货”的消息几乎席卷朋友圈,例如“已经有80万﹢人砍成啦,大家快来帮我砍!”在经过点赞潮、代购...

​元旦的起始来源

175

元旦的起始来源 元旦的来源可以追溯到中国历史上的殷商时期。据史书记载,殷商时期采用了一种叫做“阴历”的历法,将一年分为12个月,每个月都有特定的名称和天数。在这个历法...

​什么是冲锋衣以及该如何选购

​什么是冲锋衣以及该如何选购

173

什么是冲锋衣以及该如何选购 关于什么是冲锋衣的相关知识点一:冲锋衣的含义 顾名思义,冲锋衣就是在登山冲顶时穿的衣服,因此具备冲顶时需要的条件:防风、防水、保暖、透气...

​抚仙湖的千年之谜:水下尸库的探秘

160

抚仙湖的千年之谜:水下尸库的探秘 在云南玉溪澄江县的抚仙湖,藏着一个千年的谜团。这个中国最大的深水型淡水湖,历史上被誉为“琉璃万顷”,因其水质清澈而著名。然而,这片...

​蜂糖李哪里可以种植?蜂糖李种植技术

​蜂糖李哪里可以种植?蜂糖李种植技术

58

蜂糖李哪里可以种植?蜂糖李种植技术 蜂糖李的原产地是贵州六马镇,因口感纯甜,不带任何酸涩味,吃起来犹如蜜糖,因此,得名为蜂糖李,蜂糖李的糖度能够高上普通李子几度,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