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草》植物志之牡丹:女皇武则天一怒,牡丹贬作洛阳花
推荐:少年,是人间的春天:“花儿”与北方的爱情
文/陈二虎
(牡丹)
【作者简介】陈二虎,笔名红叶,蒙古族中的契丹人。翁牛特旗作家协会副秘书长。
【本文由作者授权发布】
写了一篇芍药,有朋友打电话,说:再写篇牡丹吧!
那么,等到暮春三月,我们是否相约洛阳王城公园,漫步流芳的花径,映入眼帘的红的,白的,紫的,粉的,各色牡丹吸引你的遐思,发出赞叹。
红的,花蕊金黄,红玉也似的花房,宛若玛瑙盘托起金缕杯,真乃“千片赤英霞灿灿,百枝绛焰灯煌煌”;白的,依稀洁白无瑕的羊脂美玉,繁丽而又娴雅,分明“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在阳光下,在春风里,那一枝枝,一朵朵,有的翘首仰望美貌天成,有的色醉低眉含情脉脉,有的躲在叶间似乎藏娇掩羞,有的袅腰媚态宛如传情送意……真是千姿百态,超凡绝俗。
(怎么区别牡丹和芍药呢?看杆茎。牡丹的茎为木质,落叶后部分不枯萎,芍药的茎为草质,落叶后地面部分枯萎,因此,牡丹又叫“木芍药”。芍药又叫“没骨花”。)
(看,芍药是草本,有的地方成为草本牡丹。)
花大色艳,富丽堂皇,玉笑珠香,风流潇洒,不愧为“花中之王”,历来被人们视为富贵吉祥,繁荣幸福的象征,素有“国色天香”之誉,被推崇为“国花之最”,称其富贵花,百两金,唐代诗人刘禹锡赞喻牡丹道:
庭前芍药妖无格,池上芙渠净少情。
唯有牡丹真囯色,花开时节动京城。
据载,唐代牡丹盛极,有牡丹开花多达一千余朵的,颜色五彩缤纷,也有紫牡丹成树,花发千百,有花面直径达尺余的奇品,更有“一枝双头,朝则深红,午则深碧,暮则深黄,夜则粉白,昼夜之间,香艳各异”而被喻之“花妖”的妙品。据《国史补》记载:“长安贵游尚牡丹三十余年矣。每春暮,车马若狂,以不耽玩为耻”。唐代的李德裕等人都写有《牡丹赋》。
(看花型。牡丹的花都是独朵顶生,花型大,芍药的花则一朵或数朵顶生,花型比较小。)
(这是芍药,数朵顶生。)
《海记》中言,隋炀帝时就辟地二百里为西苑,诏天下进花卉,易州进牡丹二十箱,有頳红,鞓红,飞来红,袁家红,醉颜红,天外红,云红,一拂黄,软条黄,颤风娇等名优特奇品种。可见隋唐时代,牡丹繁盛。到了唐代,更是达到“家家习为俗,人人迷不语”,上自帝王将相,下至平民百姓,全部沉醉在牡丹花中。
唐代诗人皮日休歌曰:
落尽残红始吐芳,佳名唤作百花王。
竞夸天下无双艳,独占人间第一香。
由之,可见当时长安牡丹之盛,但后来为什么“洛阳牡丹甲天下”了呢?这有一个传奇:唐朝武则天改唐为周,称女皇,于初春某日游上苑,也就是御花园,当时苑中百花恰含苞未放,骄横独尊的武则天立马取过笔纸,下旨催花:“明日游上苑,火速报春知。花须连夜发,莫待晓风吹。”并命人将圣旨悬挂到树梢之上。
(看叶子。牡丹叶子表面绿色中略带黄色,无毛。芍药叶子表面有浓绿色且叶子比较密。)
(这是芍药,叶子比牡丹绿,也比牡丹细密。)
次日,武则天在文武百姓簇拥下来赏花,园中众花均开,唯有牡丹不从。武则天大怒,当即下旨把园中牡丹贬到洛阳。内侍奉谕,传旨给园官,园官迅速安排人,把上苑的牡丹全部移走,运往洛阳。自那以后,牡丹始盛于洛阳,牡丹也就有了“洛阳花”之称。
牡丹最早记入典籍是源于药用,载入《本草经》,《本草经》虽然托名于神农氏,但最迟也是汉魏间张机,华佗等人记录而成,这说明牡丹从药用到观赏也有一个过程。唐朝的李德裕道:“余观前贤之赋草木者多矣……唯牡丹未有赋者……”唐朝段成式《酉阳杂俎》也载:“检隋朝《种植法》,七十卷中,初不记说牡丹,则知隋朝花药所无也。”
(以下为牡丹)
牡丹根皮,俗称丹皮,含有牡丹酚原甙,水解后,有解热镇痛,抑菌,降压的作用,主治血热发斑,吐血闭经,高血压,疮痈肿痛,神经性皮炎诸症。牡丹叶煎剂,用于治痢疾。
牡丹毛莨科,常常与芍药相提并论,二者外貌酷肖,如同姐妹俩。因此,人们总会误把牡丹当芍药或把芍药当牡丹,分辨不清。其实牡丹与芍药,有相似又有不同。《通志》中说:“牡丹初无名,依芍药得名,故其初曰木芍药。”
(这么大的牡丹树,见过吗?)
这个“木”字,道出玄机。牡丹的茎为木质,芍药的茎为草质;而且牡丹的花都是独朵顶生,而芍药则是一朵或数朵顶生并腋生,花型略小于牡丹。牡丹叶片上表面绿色中略带黄,无毛,下表面有白粉;芍药叶片上下浓绿色且叶较密。花期也不一样,“谷雨三朝看牡丹,立夏三朝看芍药。”
(洛阳王城公园的一株牡丹树,花开324朵)
(洛阳300岁“紫斑牡丹”绽放157朵“富贵花”)
(朝阳县300年牡丹)
说到牡丹,我们真得感谢周恩来总理,1950年总理到洛阳视察,听说牡丹濒临绝境,总理十分难过,语重心长地说:牡丹是我国的国花,它雍容华贵,富丽堂皇,是我们中华民族兴旺发达,美好幸福的象征,要赶快抢救。于是,洛阳在总理的关心下,牡丹的栽培又重新获得了发展,不仅牡丹品种迅速增加,还新辟了牡丹公园……
(50岁的牡丹洛阳红)
写到这里,笔者一下想起《聊斋志异》中的牡丹仙子葛中与玉版,好想自己也幻化成牡丹仙子……
推荐:
《本草》植物志之虞美人:虞兮虞兮美人兮
垓下,2000年的爱情流传
欢迎访问头条号《悦读圈》
投稿邮箱:
499020910@qq.com
125926681@qq.com
顾问:朱鹰、邹开歧
编辑:洪与、姚小红、邹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