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诚:爱你恨你,问君知否……
明诚:爱你恨你,问君知否……
李清照
文中人物
叙话人:李清照(1084年3月13日-1155年5月12日),号易安居士,齐州章丘(今山东章丘)人。宋代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称。,
叙话对象:明诚,即赵明诚(1081-1129),字德甫(一作德父),山东诸城人,李清照的丈夫。
明诚,那时我好喜欢
点绛唇
李清照
蹴罢秋千,起来慵整纤纤手。露浓花瘦,薄汗轻衣透。
见客入来,袜刬金钗溜。和羞走,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
那年我十六岁,你们家来人提亲了。我正在庭院玩耍,有客人到来,自然要回避,但还是忍不住好奇,在门边装作嗅闻梅花的香味,含羞带娇地回头,向来人多看了一眼……
后来我知道,向我家提亲,是你一力向你的父亲①要求的。
你小时候,曾经做过一个梦,在梦中朗诵一首诗,醒来只记得其中三句:“言与司合,安上已脱,芝芙草拔。”你百思不得其解,就向父亲讨教。父亲听后大笑:“吾儿要得一能文词妇也。”你还是不解,父亲便解释说:“‘言与司合’,是‘词’字;安上已脱,是‘女’字;‘芝芙草拔’,是‘之夫’ 二字,合起来,就是‘词女之夫’。”
我生于“文学”之家,子不言父,我的父亲李格非进士出身,师从苏轼,居“苏门后四学士”之首,我的母亲更是名门之后,我的外曾祖父王拱宸是仁宗朝的状元,在哲宗朝曾荣任“检校太师”;我的父亲以一篇《洛阳名园记》知名天下,我的母亲也善于著文,在这样的氛围里成长,我自小读书识字,学做文诗,尤其爱填词。
你我早就见过。那一年元宵节,你和我的堂兄李迥结伴游玩,在相国寺赏花灯时,我们见过面。十六岁的这年,我填了两首小令《如梦令》,在我,不过是随手写下我的玩事,却没想到,“当时文士莫不击节称赏”,一时惊动京华,更让你认定我就是你梦中的“词女”。你向你的父亲委婉提出希望向我家求亲。
李、赵两家本是山东老乡,我家世居齐州章丘,你家原籍山东诸城,当年我的父亲任官阶六品的礼部员外郎,你的父亲任国家最高监察机构御史台的长官“御史中丞”,官阶从三品,两家的门第虽有上下之别,但你的父亲还是答应了。
而对你,我也约略知道,你这时是“太学生”,正在读书,但你 “自少喜从当世学士大夫访问前代金石刻词”,也喜欢填词作赋,在同辈中颇有名气,可称是一位青年才俊。
《孟子·万章上》说:“人少则慕父母,知好色则慕少艾”。十六岁的女儿,正是豆蔻初开的时候,明诚,你来提亲,我好喜欢!
附:李清照闺中词
如梦令
李清照
其一
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其二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李清照词意图
明诚,那时我好幸福
赵明诚画像
丑奴儿
李清照
晚来一阵风兼雨,洗尽炎光。理罢笙簧,却对菱花淡淡妆。
绛绡缕薄冰肌莹,雪腻酥香。笑语檀郎:今夜纱厨枕簟凉。
太上皇帝徽宗建中靖国元年(1101)夏天,你迎娶了我。新婚燕尔,除享人伦之乐,我填了这首小令。
当时后世,都有人对这首小令不认可,有人说“淫艳轻薄,断非一代词女所应为”,800多年后的清代同治年间举人王鹏运甚至否认它是我的作品,说它“词意肤浅,不类易安手笔”。但闺中之乐,只要不“涉黄”,有什么不可以写呢?汉代张敞为妻子画眉,成为轰动都城长安的“八卦”“绯闻”,甚至惊动了当朝的汉宣帝,汉宣帝问他是否确有其事,张敞回答:“臣问闺房之内,夫妇之私,有过于画眉者。”更何况我就是这么一个贪乐耽玩的人。我爱喝酒,以致“浓睡不消残酒”,天性喜欢赌博,每逢赌博就沉迷其中,饭也忘了吃,觉也忘了睡,而且不论是什么形式的赌博,不论赌资多少,从来就没输过,对赌博亦有心得,觉得赌博能赢,诀窍不过“争先”,为此写了《打马图经》,在书中列举了20多种赌博游戏,图文并茂。
填词,“婉约中偶有豪放,蕴藉中时有直白;奇瑰中间有俚俗,沉郁中亦有轻巧”,岂不更多姿多彩?
而我们的快乐,更在于你的爱好金石学和诗词相和。赵、李两家虽然都是官宦之家,但一向贫俭。刚结婚时,你每个月的初一、二十五放假回家,我们都是先到“质库”当了你的衣服,拿到500个铜钱,然后相携步入相国寺,买得碑文拓片和果实,相对展玩文物,咀嚼果实,自称是远古时代的“葛天氏之民”。直到崇宁四年(1105)十月,你学成毕业,出任掌管祭祀、朝会前资、致仕、蕃客、进奉官、僧道陪位,公主、妃主以下丧葬事务,文武官死亡赙赠等事的机构“鸿胪寺”从四品的次官“鸿胪少卿”,我们的经济状况才有所改变,而你,也有了吃蔬食、穿布衣,穷遐方绝域,阅尽天下古文奇字的志愿,我们购藏的文物,也日就月将,渐渐堆积丰富起来。
这时你的父亲已经位居副宰相,有亲旧之人在国家藏书机构“馆阁”,多有散佚的诗词、史籍,孔子家中夹壁、汲郡被盗之冢中所未见的书籍,你找关系到馆阁中尽力抄写这些书籍,越来越觉得有兴味,不能自已,后来你故态复萌,在外边偶尔见到古今名人书画,一代奇器,又脱衣购买。记得也是崇宁年间,有人拿来一幅徐熙的《牡丹图》,要价二百贯铜钱,当时即使是大富大贵人家的子弟,要拿出二百贯,也不是易事啊!我们在欣赏、把玩画作两天两夜之后,怎么也想不出办法,只能把画还给人家,夫妇二人一连数天,相向惆怅叹惋。
李清照与赵明诚
附:李清照闺中词
浣溪沙
李清照
莫许杯深琥珀浓,未成沉醉意先融。疏钟已应晚来风。
瑞脑香消魂梦断,辟寒金小髻鬟松。醒时空对烛花红。
临江仙
李清照
庭院深深深几许,云窗雾阁春迟。为谁憔悴损芳姿。夜来清梦好,应是发南枝。
玉瘦檀轻无限恨,南楼羌管休吹。浓香吹尽有谁知。暖风迟日也,别到杏花肥。
明诚,那时我好念你
一剪梅
李清照
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结缡十年,就这样幸福着过去。我以为,一辈子我都会这么幸福。
然而,有怎能知道,我竟会因为朝政,被迫与你分离。
本朝神宗皇帝当朝的时候,实行了轰轰烈烈的“熙宁变法”,原意是改革旧制,富国强兵,却引发了“新旧党争”,改革派被称为“新党”,反对改革的朝臣,则被视为“旧党”,两派互不相服,直至发展到互相打击,相互倾轧。
太上皇帝徽宗崇宁元年(1102),“新党”蔡京出任宰相,大力清算以苏东坡为首的“元佑党人”,凡被朝廷认为是“元佑党人”的官员,一律罢官去职,子不得为官,儿女不得与皇室婚姻,已经成婚的,必须离异,不得在京城居住,哪怕女儿已经出嫁,也必须逐出京城。我的父亲是苏轼的弟子,也在被清算之列。
你的父亲也是“新党”,追随蔡京,倾力清算“旧党”,正在得势,我请求老人家解救我的父亲,但老人家以沉默拒绝,未施援手。
就这样,我虽然是你家的媳妇,也只得跟随家人,回了老家章丘。
但这些都没有影响到我们的感情。在章丘,愁云笼罩家人,我却只有对你的思念。鱼雁传书,我填了多少篇词,道出了怎样的相思!
每天心头所缠,是我对你的情思;每天心头所盼,是我与你的团圆!
附:李清照闺中词
蝶恋花
李清照
泪湿罗衣脂粉满,四叠阳关,唱到千千遍。人道山长水又断,萧萧微雨闻孤馆。
惜别伤离方寸乱,忘了临行,酒盏深和浅。好把音书凭过雁,东莱不似蓬莱远。
行香子
李清照
草际鸣蛩。惊落梧桐。正人间、天上愁浓。云阶月地,关锁千重。纵浮槎来,浮槎去,不相逢。
星桥鹊驾,经年才见,想离情、别恨难穷。牵牛织女,莫是离中。甚霎儿晴,霎儿雨,霎儿风。
浣溪沙
李清照
莫许杯深琥珀浓,未成沉醉意先融。疏钟已应晚来风。
瑞脑香消魂梦断,辟寒金小髻鬟松。醒时空对烛花红。
临江仙
李清照
庭院深深深几许,云窗雾阁春迟。为谁憔悴损芳姿。夜来清梦好,应是发南枝。
玉瘦檀轻无限恨,南楼羌管休吹。浓香吹尽有谁知。暖风迟日也,别到杏花肥。
李清照词意图
明诚,那时我好快乐
李清照与赵明诚
醉花阴
李清照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消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橱,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世事如转蓬。谁又能知道,我们的团圆,竟是这样一种情形。
崇宁五年(1106),你的父亲进拜宰相,但因与蔡京不合,第二年就被罢职,你被赶出京城,在这年秋天辗转到青州居住。
阔别将近四年,我终于与你在青州团聚。尽管我们都是被贬之人,尽管头上笼罩阴云,但只要与你在一起,我的心就充满快乐,青州所居虽然简陋,有你在,有我在,就是乐园。
我取陶渊明《归去来兮辞》句“倚南窗以寄傲,审容膝之易安”之意,为我们的书房命名“归来堂”为自己取号“易安居士”,以向你表达与你在一起的愉悦,消解你对我的歉意。
在“归来堂”,你仍然致力于金石之学,从大观二年(1108)到宣和三年(1121),你六游仰天山,三访灵岩寺,一登泰山顶,或抄文,或拓片,获得了众多的碑文,过目了许多的器物,由之立志仿照“一代文宗”欧阳修的《集古录》,写一部《金石录》,成一代金石目录和考订评说之学。我则心甘情愿做你的助手。
我们给自己规定,每晚都要读写、考订,直至燃灭一根蜡烛,每得一部奇书,便共同勘校,整理题签,得书画器物,便仔细把玩,各自给予评价。你的研究深,我的记性强,读写、考订之余,我们也“赌赛”为乐。我先烹茶,然后你我各自指着堆积的书史,指认某事在某书、某卷、第几页、第几行,以中否角胜负,以胜负定谁先饮茶,有时中者不免举杯大笑,结果茶汤倾覆怀中,只得起身擦拭,反而喝不到茶。
你对我的文采,一向敬服,但有时却偏要与我争个高低。那年你出外未归,李清照曾作《醉花阴》给你,诉说我对你的思念,你读后赞叹不已,却又想胜之,于是闭门谢客,废寝忘食三天,填词五十首,将我的词作夹杂其中,请友人陆德夫评鉴。德夫品味再三后说:“只三句绝佳。”你急切地连忙问:“是哪三句?”德夫悠然回答:“正是‘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三句!”填词,你又哪里争得过我呢?
即便世风再转,宣和三年(1121),你重新得到朝廷起用,先任莱州知州,后改任淄州,我们的金石、文字之乐,仍然延续着。淄州有一个邢氏村,村中长者邢有嘉,你称他“好礼”,与其时有来往。一次,邢有嘉拿出一部唐代白居易手书《楞严经》给你观赏,你大喜过望,向邢有嘉请求拿回家与我共赏,达到允准后立即上马疾驰,奔回青州。当年到家时,已过二鼓时分,我为你烹煮了“小龙团”茶,二人相对展玩乐天手书,狂喜不支,燃尽了两支蜡烛,还不想休息,你还特意提笔将此事记下。
十年磨剑,终有所成。经过多年的广采博集,《金石录》终于完成,我们相信,这部共计30卷,前10卷为按时代前后排序的目录,后20卷为就我们所见的钟鼎彝器、铭文款识和碑铭墓志、石刻文字加以辨证考据,对两《唐书》多有订正的心血之作,必将是一部继《集古录》之后, 规模更大、更有价值的金石之学专著!
那时,我们真是甘心终老青州啊!
附:李清照闺中词
浣溪沙
李清照
绣面芙蓉一笑开,斜飞宝鸭衬香腮。眼波才动被人猜。
一面风情深有韵,半笺娇恨寄幽怀。月移花影约重来。
减字木兰花
李清照
卖花担上。买得一枝春欲放。泪染轻匀。犹带彤霞晓露痕。
怕郎猜道。奴面不如花面好。云鬓斜簪。徒要教郎比并看。
瑞鹧鸪·双银杏
李清照
风韵雍容未甚都,尊前甘橘可为奴。谁怜流落江湖上,玉骨冰肌未肯枯。
谁教并蒂连枝摘,醉后明皇倚太真。居士擘开真有意,要吟风味两家新。
李清照词意图
注:①赵明诚的父亲:赵挺之(1040-1107),字正夫,密州诸城(今属山东)人。宋神宗熙宁三年(1070)进士,为登、棣二州教授,通判德州,宋哲宗元祐初为秘阁校理,迁监察御史。元祐四年(1089),坐不论蔡确,出通判徐州,移知楚州。入为国子司业,历太常少卿,权吏部侍郎,除中书舍人、给事中。宋徽宗即位,为礼部侍郎,拜御史中丞,力主绍述之说,排击元祐诸臣不遗余力。崇宁元年(1102),由吏部尚书拜右丞,进左丞、中书门下侍郎。五年(1106),进拜尚书右仆射,即宰相。既相,与蔡京争权,屡陈蔡京奸恶。大观元年(1107),蔡京再相,赵挺之罢相,授佑神观使。未几,卒,年六十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