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暗示效应:换种思维,驾驭别人更有效

反暗示效应:换种思维,驾驭别人更有效

【故事】

古时候,有个叫张三的人,他费了好大的劲儿,才积攒三百两银子,心里很高兴。

但他总是怕别人偷去,就找了一只箱子,把三百两银子钉在箱中,然后埋在屋后地下。可是他还是不放心,怕别人到这儿来挖,于是就想了一个"巧妙"的办法,在纸张上写道:“此地无银三百两”七个字,贴在墙角边,这才放心地走了。

谁知道他的举动,都被隔壁的王二看到了。

半夜,王二把三百两银子全偷走了。为了不让张三知道,他在一张纸上写道:“隔壁王二不曾偷”贴在墙上。

张三第二天早上起来,到屋后去看银子,银子不见了,一见纸条,才恍然大悟。

“此地无银三百两”,本来的意思就是这个地方没有三百两银子。

【效应理解】

反暗示效应指抵制暗示影响的一种现象。一方面是指被暗示者识破了暗示者的意图,有意抵制,表现出与暗示意图相反的心理或行为;另一方面指暗示者由于暗示方法不得当,使暗示的实际效果与预期效果相反。

反暗示效应应用不能太盲目,要注意以下三点:

1.不到万不得已,最好不要用

2.要看对象,如果对象是那种“天不怕,地不怕”的人,暗示的结果对对方构不成威胁的话,最好不要使用这种方法,

3,要想好,一旦“反暗示效应”没有达到预期效果时的补救措施。

【生活感悟】

如果能用暗示的方法能让对方明白,我们的意图的话,其实也挺好的,但怕的就是暗示地如此明显,对方却不知道,不了解,最后不得不明说的尴尬。

我在生活中,也没有什么地方需要暗示对方的,我真的遇见很多人,听不懂这暗示的所在,后来就直接说了,了当一些,还省时。

之前有个同事给另一个部门经理的工作带去麻烦,我在中间大致了解是什么样的问题,确实是同事一开始没做仔细。

后来那部门经理就跟我说:要请同事吃饭,好好感谢一下。

我就转达了经理的想法,同事想都没想就问:要去哪家餐馆?

我原地尴尬,保持沉默。

相关推荐

​春运火车票明起开抢

​春运火车票明起开抢

189

春运火车票明起开抢 2021年春运首日火车票明起开抢 今年过年你打算怎么回家 2021年铁路春运自1月28日开始 3月8日结束,共40天 全国铁路预计发送旅客4.07亿人次 日均发送旅客1018万人次...

​5000米一二三级运动员标准

​5000米一二三级运动员标准

173

5000米一二三级运动员标准 根据国家体育总局竞技体育司在2021年7月21日颁布的《运动员,裁判员技术等级制度(标准)》中的《田径运动员技术等级标准》,田径运动员依据竞赛成绩,...

​朝鲜族哈韩吗?

​朝鲜族哈韩吗?

95

朝鲜族哈韩吗? 随着越来越多的中国人知道中国朝鲜族的存在,就开始问的问题往往是朝鲜族哈韩吗?、朝鲜族是韩国人吗?朝鲜族用韩语吗? 在这里我给大家重点回答一下第一个问...

​月季花该怎么养?

​月季花该怎么养?

177

月季花该怎么养? (此处已添加小程序,请到今日头条客户端查看) 月季花是一种非常受欢迎的花卉,以下是养护月季花的一些建议: 1. 种植环境:选择透气性好、阳光充足的位置来...

​唐代书法简述

​唐代书法简述

129

唐代书法简述 唐代,在李世民的推动下,书法走向繁盛。楷书和草书成为两座后世不可逾越的艺术高峰。在干禄体的作用下,篆隶行草让位楷书。 唐人“尚法”,总结间架结构、笔法...

​不敢相信百家姓还有操姓 来看看他的由来

131

不敢相信百家姓还有操姓 来看看他的由来 百家姓中,操姓是个比较罕见的姓氏,位列三百大姓之外,目前全国仅有十万余人。尽管人数较少,但是分布较广,江西、安徽、江苏、河南...

​CTRL+A的这些用法,大部分人都用不全

​CTRL+A的这些用法,大部分人都用不全

166

CTRL+A的这些用法,大部分人都用不全 提到 组合键,很多人应该会想到全选。在Excel操作中,它是不是全选的意思呢?除了我们所认为的“全选”,还有什么功能是我们平时没注意到的?...

​无缝拼图APP有哪些?分享4款手机拼图软件

​无缝拼图APP有哪些?分享4款手机拼图软件

189

无缝拼图APP有哪些?分享4款手机拼图软件 拼图软件有很多,大部分都是支持有缝拼图和无缝两种效果,部分还支持添加边框效果。 下面 分享几款我常用的拼图AP P,不仅 可以长图拼接...

​我国哪个省份最富裕?揭秘中国最富有的省份!

​我国哪个省份最富裕?揭秘中国最富有的省份!

165

我国哪个省份最富裕?揭秘中国最富有的省份! 亲爱的小伙伴们:欢迎大家来到小金虎课堂!在中国这片广袤的土地上,每个省份都有其独特的魅力和丰富的资源。那么,哪个省份最富...

​为何家会伤人?

​为何家会伤人?

75

为何家会伤人? 很多人都认为,孩子是家庭中的关键,孩子是一个家庭的调和剂,孩子是家庭的吉祥物。在没读《为何家会伤人》这本书时,小编一直以为孩子才是家庭里的关键。读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