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斋故事:梅娘
文/慕容梓君
清代乾隆年间,苏州有一个年轻人叫梁源,他出身官宦人家,父亲多年前因病去世。梁源长得一表人才,风度翩翩,是这里有名的美男子。
娶妻梅娘,梅娘也是他的表妹,其实这梅娘是他姑姑的养女,梅娘的父亲叫王琪坤,在朝中为官,因受到同僚的弹劾,便被皇上遣返家乡。因一时想不开,便抑郁成疾,天天在家唉声叹气,梅娘的母亲因此也悲伤不已,忽然患病去世。
妻子去世不久,王琪坤便跟随妻子离去,临终之前,便把六岁的梅娘托付给朋友张有仁,也就是梁源的姑父。
张家待梅娘也不薄,并没有让梅娘改姓,毕竟梅娘已经懂事了,而且那王琪坤又是孤儿,只有梅娘这一个孩子,怎能让她改姓。
虽然张有仁夫妻俩对梅娘也非常宠爱,但小梅娘总是暗自哭泣,觉得自己寄人篱下,埋怨父母不该抛弃她离去。
幸亏梁源时常来姑姑家玩耍,喜欢和梅娘说笑,而且总是给她带来好吃和好玩的,两人的年龄又相仿,也算是青梅竹马。姑父看两人都彼此有意,在梅娘十六岁的时候,便做主把小梅娘嫁给梁源为妻。
婚后,两小夫妻恩爱有加,感情甚好,梅娘便倍感欣慰,认为自己从今往后便有了依靠,也有真正爱自己的人,成亲的第三年才怀了身孕。
谁料想,就在梅娘感到自己非常幸福的时候,梁源突然结识朋友的妹妹李氏。
李氏早已经到了嫁娶的年龄,大好青春年华,而且家境富裕,媒人几乎踏破了李家的门槛,但李氏总是先自己偷偷察看,竟然没有一个人入她法眼的。当她看到兄长的朋友梁源来家时,她便一眼相中了这俊俏男子。
当时梁源看见李氏的时候,也被她的美貌征服了,只见这李氏有十七八岁的年纪,穿着一身粉红色的衣裙,明眸皓齿,模样甚是娇媚。
而且看那李氏不顾女孩子的羞涩,总是有意无意地向梁源问这问那,不到一个月的时间,两人之间的关系便是郎有情妾有意,都有相见恨晚之意。
但李氏从兄长那了解到,梁源已经娶妻,但她便又迟迟不肯放弃,对粱源若即若离。她自然不肯嫁给梁源做妾,父亲知道女儿心事后,也是忧心忱忱。
梁源知道李氏对他忽热忽冷的原因后,也是苦恼不已,这时梅娘马上就要生了,怎能把她赶回娘家呢,即使姑姑不说什么,姑父也不会轻饶他。
如果写休书的话,一时半会又找到梅娘的过错,但他还是信誓旦旦向李氏和她的父母保证说:我这几天就把梅娘休回娘家,她生性懦弱,也不敢说啥的,你们尽管放心吧。
李氏父母知道女儿非那梁源不嫁人,因对女儿的娇惯,于是点头算是默许了下来。
梁源回家后,便向梅娘说带她出去转转,说将来生了孩子,就绊着手脚就没有机会出去了。梅娘听了很是感动,以为丈夫体贴自己,但她说这几天都要临产了,不肯前往。
梁源便花言巧语相劝,梅娘不想辜负丈夫对自己的深情厚爱,于是跟随丈夫前往附近海域游玩,途经路上乘船前往,傍晚时分,忽然梅娘肚子疼痛起来,这时,船已经停靠岸边。还没有等找接生婆,梅娘便生下一个女孩。
船家因此非常生气,怪产妇把孩子生在船上,一定要梁源赔偿他一些银两,梁源因此吊下脸子给梅娘看,怪梅娘没有到达他要去的地方产子。
原来这梁源想把梅娘送到老家,本想把妻子抛弃在老宅中,任其自生自灭。那料想又赔钱给了船家,船家拿到银两便上岸吃饭去了。
梁源思忖片刻,便趁梅娘生孩子身子虚弱之机,便用被子捂着梅娘,妻子这才明白过来,丈夫为何急着把她带出来散心,但她此时无力反抗,毕竟是一产妇。就这样,梅娘便香消玉殒了。
梁源用被子把妻子和女儿裏在一起,查看四周无人时,便把母女俩抛入江中,这些事做完之后,也把他累得半死,稍微休息了一会儿,便收拾自己的行李,然后上岸径直离去,连头也没回。
次日,梁源又返回苏州,在家稳定情绪将近一个月后,便又来到李府,向李氏父母说:我已经把妻子送回老家去了,她也表示不再回来。
李氏的父亲听了半天没有说话,但看女儿一脸兴奋的模样后,便应允了这桩婚事,而且李氏父亲又在他家附近另外买了一座住宅,送给夫妻俩做新房。
这样的话,女儿随时能回娘家居住,其实他还是不信任这女婿,快生的妻子就这样被送回到了乡下,害怕女儿也被欺负,所以才花钱买下这豪宅,将来只要听到女儿受到伤害了,一定不会轻饶这个女婿。
不久,粱源便顺利娶了李氏为妻,并按照老丈人的要求,他和妻子就住在老丈人给他买的新宅。随后,李氏的父亲又出钱为梁源捐了一官职。
再说那苦命的梅娘 ,她抱着女儿,被两鬼差押往阴间的路上,她哭得声嘶力竭,一路上跌跌撞撞,想想自己一生坎坷,从小失去了父母,过着寄人篱下的生活。
本以为嫁了一个好郎君,没有想的是一只披着人皮的狼,害得女儿一出生,便跟随自己命赴黄泉。两鬼差虽然也同情她,奈何阴阳路上无老少,也不管你有何冤屈,只能带你到阎王爷这来受审,然后再次轮回人间,忘掉前世的痛苦。
梅娘跟着两鬼差来到阎王殿,只见阎王高高地坐在大堂之上,头戴冠,身着长袍,威风凛凛,看上去非常威严。
梅娘抱着女儿跪下磕头后,便哭诉自己的冤屈,阎王爷让鬼官拿来梅娘的生死薄查看。果然她的阳寿还有五十多年,但梅娘的肉身已沉入江中,且又无法复活。
于是阎王便劝解梅娘重新轮回,并承诺让投胎一个好人家,正好离开那负心郎,也算自己的造化了,既然无缘,不要再强求了。
梅娘哀怨地哭诉说:我自小失去父母,虽然养父母待我不薄,但总是觉得寄人篱下,以为自己嫁了一好男人,却没有料想到,他为了娶那富家女,不仅杀死了我,连他的亲骨肉也不放过,这样的恶人怎可以让他留在人间享受荣华富贵,作恶多端如果不受严惩,他便认为鬼神都奈何不了他,也许还会变本加厉害人,请阎王爷给我伸冤。
阎王说:阴阳间是两个不同的世界,按道理说那梁源作恶多端,他将会受到严惩,但这还需要阴司官员下去调查,如果情况属实,将会把他押到地府审判。
梅娘说:他以为做恶可以瞒天过海,神不知鬼不觉,所以才会安心结婚生子,过着自由自在的生活。
阎王说:你且先去接受阴司的调查,如果你在阳间没有大恶,便耐心等待着,梁源的案件查处后,你再投胎转世。
梅娘把女儿放在地上,给阎王磕头谢恩,然后抱着女儿离开了阎王殿,鬼差押着她前往阴司接受调查。
转眼之间过去了五六年,梁源过得也非常自在,但偶尔会梦见梅娘,梅娘抱着孩子说:梁郎,你睡得可心安?杀我算了,为何连你自己的女儿都不放过?
就这样,他反反复复做这样的梦,时间久了,他也不害怕了,梅娘在梦中如何责骂他,他也装着没有听见,反而对着梅娘笑着。
这天深夜,梁源忽然梦见他去世多年的父亲,父亲生气地对他说道:你还不明白自己为何没有孩子吗?命中注定你只有一个女儿,你却杀死了她,梅娘在阎王那告发了你,只等着阴司官员把你拘捕到地府审判。
梁源便认为这是一妖梦,于是便生气地说道:随便她告好了,一个阴间的鬼魅怎能奈何了我,鬼神如果能够翻天,世上还有人吗?
父亲听了便摇摇头,说:有你后悔的时候。说完后便消失不见了。
谁料想又过了半个月的时间,父亲又出现在了他的梦中,说:本来我该轮回转世,但因为你的事情我不得不一再拖延着,看在我们曾经一世父子的情分上,还是想救救你。
你枉杀人命一事,已经被彻底查清楚了,你眼下当务之急,尽快安排好后事,然后出家当和尚吧,天天面壁悔过,诵经念佛,来超度梅娘和你女儿的亡灵,这也许还能逃脱阴府对你的惩罚。
父亲说完后便忧心忡忡地走了,他急忙呼喊父亲,不料把自己和妻子喊醒了,李氏问:郎君为何这段时间总是在做恶梦?给我说说吧。
梁源却掩饰自己的惊慌,说没有什么事情,正说着,忽然听见门外有人敲门,而且还非常急促,夫妻俩都十分惊骇,心想着半夜三更的会有什么急事?
梁源尽管心中有些害怕,但他还是起身去开门,担心是老丈人派人过来有什么白天不能说的事商量来的。于是他打开门一看,竟然是前妻梅娘,只见梅娘仍然穿着和他外出那宽大的衣裙,她笑盈盈地问:郎君,这些年你过得可心安?
梁源大吃一惊,急忙关门,却被梅娘推开,并跟随他来到室内。李氏这时也起来了,看见梅娘便问道:身为女子,为何半夜三更过来?不怕别人说闲话吗?
梅娘生气地说:我是梁郎的前妻梅娘,我过来探望他有什么不妥的吗?反之是你,为了让我的丈夫娶你,仗着有钱有势就让丈夫把我休掉,他便一不做二不休,竟然残忍地杀害了我和他才出生的孩子,你该知道为啥你没有孩子了吧?就是因为你们两遭受天谴。
李氏听了犹如五雷轰顶,差点昏死过去,她这才明白过来,梅娘当初并没有被遣返回老家,竟然是被丈夫杀死了,看来婚后无子,也是遭受了报应。
李氏急忙给梅娘跪下哀求道:姐姐,我不知道郎君竟然做下这等恶事,可他毕竟是我的丈夫,也曾经是你的丈夫,请你饶恕他吧,我愿以功德为他赎罪。
梅娘听了便斥责她说:你有何德何能为这恶人开罪,我也不要你所谓的功德,我也从未听说过功德能抵人命的。当初你明明知道梁源有妻,你却执意嫁给他,嫁他也罢了,却逼迫他休妻,眼看我要生了,他能明着休了我吗?
梅娘越说越气愤,于是便拽着李氏的头发拼命地摇晃着,梁源急忙过来拉开梅娘,说:是我害死了你,这事与她何干,你现在就是一屈鬼,能奈何我吗?等到鸡叫时,你再不走,便灰飞烟灭。
梅娘被梁源捉住了双手,她却笑着反手给他了一记响亮的耳光,然后一转身便没有了踪影。
梁源以为梅娘被吓走了,刚松了一口气,忽然梅娘从后面掐着了他的脖子,又是咬又是掐的,一直折腾天亮才肯离去。
梅娘临走前对梁源说道:你也别嚣张,你的死期快到了,我自然要不了你的命,阎王爷可以惩罚你。但我没事就会过来问候你们两口子,直到你们入地府为止。
第二天,梁源便请了一位高僧,并在院落设下祭坛,旁晚,那高僧便念起了咒语,大约一个时辰的功夫,便把梅娘给引了过来。梅娘走到门口时,看见那高僧设的祭坛,犹豫着不敢上台阶。
高僧便斥责梅娘说道:门外的恶鬼,为何频繁过来侵犯人?人鬼殊途,这不是你该来的地方,我佛以慈悲为怀,再给你次机会,赶紧离开吧,否则,我会召大法金刚神过来,顷刻让你灰飞烟灭,永远不得超生。
梅娘闻听此言,气得火冒三丈,她便一脚踩在台阶上,然后不屑一顾地来到僧人面前辩解道:你这所谓的高僧,本该侍奉佛主,在你的心中应该弃恶扬善,但现在却助纣为虐。
高僧听了吓了一大跳,急忙施法,梅娘却一把掀翻了那祭坛,然后笑着说道:其实你今天的做法来召唤我,我呢也可以置之不理,但我就是想让你知道,梁源他究竟做了多大的恶。
他不仅杀害了我,还杀害了他刚出生的孩子,如果他喜新厌旧可以赶我走,怎忍心要了我的命,他是何等的残忍,鬼道人道,他都该死,你以为大法金刚会听你的召唤吗?
这高僧被责问地无言以对,他从来也没有被魂魄这样羞辱过,而且还掀翻了他的祭坛,听了梅娘对梁源的控诉,他便气得甩甩袖子,惭愧地离去。
高僧前脚刚走,梅娘便笑着对那发呆的李氏说道:你赶紧为郎君准备后事吧,他马上到地府与他的女儿团圆了。说完,便大笑离去。
几天后,梁源便连气带恨死去,李氏悲伤不已,还是他娘家兄长过来料理了梁源的后事。
梁源被安葬的当天晚上,他便给李氏托梦说道:我正被地府审判,请你看在我们夫妻一场的情分上,为我诵经念佛吧,乞求来世让我做个好人。
从此以后,李氏便天天吃素念佛,以此来超度丈夫的亡灵,但她也知道,冤有头债有主,她也理应受到惩罚,如果梅娘在地府揪着她不放,她也不会留在世上苟延残喘地活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