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手后挽回复合的话 分手后挽回的最佳时间
“我觉得我对ta够好的了,为什么ta还是要离开我?是因为我哪里做错了吗?”很多人在分手后习惯性的“向内反思”,认为是自己造成了分手的局面。在复合时就开始各种给对方道歉、讨好求原谅。
可是这一连串放低框架的行为换来的不是前任的同情和原谅,而是对方更加的不屑和决绝。问题到底出在哪儿了?
回想一下你们曾经的相处模式:
>一、人性的弱点:为什么你对ta那么好,ta还是要离开你?
我在帮助学员复合的过程中,发现非常多被分手的人无法及时转换思维,依旧会忍不住用之前的行为模式去对待前任,比如:
忍不住去关心对方、忍不住去对对方好
忍不住用之前的思维模式思考问题,比如:
会一直拼命抓住对方,不敢给双方一个冷静思考的时间,害怕一旦放手对方就彻底离开了
我理解你的心情,但是现实就是:你对ta越好,ta就会越快的离开你。
什么是人性?人性就是人所共有的特性,比如自私、贪婪、欲壑难填、懒惰、占有欲、征服欲、嫉妒、急于求成、急功近利等等。
我们生而为人就意味着我们都有这些特性,就像是刻在骨子里的本能一样,不加控制就会自然流淌,想要控制就需要付出极强的意志力。
所以,想要弄明白对方离开你的原因,你最需要知道的一个人性就是:我们会更喜欢那些得不到和已经失去的事物。
“得不到的永远在骚动,被偏爱的都有恃无恐”
1、凡勃伦效应:越贵越想要
款式、皮质差不多的一双皮鞋,在普通的鞋店卖80元,进入大商场的柜台,就要卖到几百元,却总有人愿意买。1.66万元的眼镜架、6.88万元的纪念表、168万元的顶级钢琴,这些近乎"天价"的商品,往往也能在市场上走俏。
在情感方面也是一样的,比如一个各方面条件很优秀的人,随着对另一半越来越好,对方反倒会更加不珍惜自己,开始见异思迁;比如男生刚刚追求女生的时候会格外殷勤,追到手没多久就开始敷衍。这些都是凡勃伦效应的典型例子。
越是得不到的就越觉得好,越是轻而易举得到的,即便你本身很优秀,对方也不会珍惜。
2、沉没成本的作用:付出越多越珍惜
人们在决定是否去做一件事情的时候,不仅是看这件事对自己有没有好处,而且也看过去是不是已经在这件事情上有过投入。我们把这些已经发生不可收回的支出,如时间、金钱、精力等称为"沉没成本"。
为什么对方对你很差你依旧放不下?因为你在ta身上付出了太多的沉没成本,这会让你变得不甘心,总想再努力一把,万一对方真的爱上你了呢?为什么前任能轻易说分手?因为ta很少参与这段感情,也很少对你付出,ta一直是高高在上被动接受的那一方,所以ta不在乎。
3、贝勃定律:边际效应递减
说的是当人经历强烈的刺激后,再施予的刺激对他(她)来说也就变得微不足道。就心理感受来说,第一次大刺激能冲淡第二次的小刺激。比如,原本一元钱的报纸变成了十元一份,你定会感到无法接受;而原本10000元的电脑涨了100元,你一定不会有什么大的反应。
这就能解释为什么你会爱的越来越累。一开始对对方8分好,ta会很感动,可是慢慢的ta就会对你有更高的要求,需要你做到10分、12分,才能重新刺激ta产生感动的感觉。可是后来12分的好都不能满足ta了......
当你愿意多为自己付出,不断完善自己,你的个人魅力就会得到提升,从而提高个人吸引力;而当你一味讨好对方,则会让对方恃宠而骄,你也会在投入过程中不断流失自我价值,对方却在不断“增值”,对方对你来说会越来越珍贵,而你对对方来说的价值奖赏却越来越低。
4、最小兴趣原则:关系中兴趣较低(依赖性低或其他可能性存在)的一方拥有较多权力
类似一种处理感情的方式,欲擒故纵。说得不好听点,就很象恋爱中的男女,苦苦追求的一方反而处于劣势,而被追求的一方却更对追求者感到没兴趣,甚至反感。这种没兴趣,有些是真的,有些只是手段,只是为了向追求者索取更多,这时它就变成了“最小兴趣原则”。
不积极投入恋爱关系的一方往往处于主导控制地位;表现积极的一方似乎总是在寻求什么。他/她表现出的积极兴趣反而使他/她贬值了。能够“施恩”的一方甚至可能选择拖延,故意不让对方得到满足,目的就是看谁是“领导”。
5、损失厌恶:失去时才懂珍惜
人们对"所损失的东西的价值"估计要高出"得到相同东西的价值"的两倍,也可以说,一定数量"损失"所引起的"负效应" >同样数量"赢利"所带来的"正效应"。
损失带来的痛苦远大于收益给你的满足,生活中这样的现象很常见,比如我们家里摆着很多布偶,平时不觉得有多么好,可是如果旁人突然要拿走它们,你却觉得舍不得。
分手也是,如果你还是像以前一样去挽留对方,ta根本就没有机会察觉到你的珍贵,反而适当的放手才会让ta体会到失去你后的痛苦。
这些人性不仅能够帮助你分析对方离开你的原因,同时,在复合的过程中,克制自己的人性弱点,抓住对方的人性弱点,会帮助你事半功倍的挽回对方。
挽回归根结底是一场人性的博弈,不管是断联阶段的自我意识重建,还是复联阶段的聊天约会法则,亦或者是关系的一步步推进,都离不开对人性的把握和拿捏。如果你也面临分手的痛苦,不想再重复之前的讨好模式,我来帮助你高姿态挽回前任。
二、情绪管理:良好的心态是制胜的关键
爱得更多的那一方更加无法承受分手的痛苦,由于感情的惯性被迫突然中止,由此产生一种极度强烈的不适感——戒断反应。
戒断反应是指停止使用药物或减少使用剂量或使用拮挤占据受体后所出现的物特殊的心理症候群,其机帛是由于长期用药后,突然停药引起的适应性反跳。
对前任的思念,本质上是一种成瘾行为。行为主义心理学中的强化理论对于人的上瘾给出了如下的解释:
人的大脑有三分之一的结构属于行为强化系统,反复做一件事情,就会使行为强化系统过度兴奋,交感神经系统高度变化,这样人便会对反复从事的行为成瘾。
人们首次使用成瘾物质后,>1、学会用正确的方式释放负面情绪
比如找朋友聊天倾诉、户外运动、驱车到空旷的地方大叫宣泄等等
2、时刻牢记:我要的是真正的爱情
当你每次冲动想要联系对方的时候,不妨多想想:我要的是真正的爱情,我表现得这么卑微,就算把ta哄回来了,我又能得到什么呢?现在的ta能给我想要的爱情吗?
如果分手后你也出现了情绪崩溃的反应,并且做出了很多让关系更加恶化的行为,接下来不知道该怎么样弥补,可以找到老师,我们来帮助你重新梳理挽回的思路,并且手把手教你复合。这个过程你一个人单独行动或许并不容易,有一个专业的老师帮助你会让你更加积极乐观、也更加游刃有余。
三、损失厌恶的极限运用
损失厌恶心理这个概念并不冷门,相信很多人都听过,也有很多文章都在教大家在分手后要断联,但是看到这篇文章的你想必在之前就已经尝试过复合了,当然方式可能也离不开纠缠啦、讨好啦、道歉示弱啦这样,像这种已经纠缠过的情况还能进行弥补吗?
告诉大家:能!
这一节我重点给大家讲一讲损失厌恶的极限运用,如果你已经进行过挽回,那么“后撤-反转法”会非常适合当下的你。
这个办法的具体运用是这样的:
当对方提出分手后,前期阶段继续维持原有的讨好策略(是的,你没看错,而且你已经做完这一步了),然后突然后撤表示放弃,进而激发起对方的损失厌恶感,从而变被动为主动,变低位为高位。
大白话一点就是,刚分手的时候表现出不舍、痴情和难过,然后在对方认为你一定会继续讨好ta>1、加剧反差,强化对方的损失厌恶心理
当一直处于高位的前任在分手后,ta一定会猜测你很有可能还像之前那样去讨好ta,而你分手后的纠缠更是加强了ta的自信,就在ta自信满满认为你一定离不开ta的时候,你却撤退了。正所谓期待越大,失望越大,你带给ta的巨大反差会让ta非常不舒服。在晾ta一段时间之后,ta会忍不住主动过来试探你。
2、变被动为主动
你的后撤会让ta的情绪产生波澜,ta可能会自我怀疑自己是不是做得太过分了,可能会因为失去一个对自己好的人而感到沮丧,也可能会猜测你是不是真的死心了......
你之前对ta需求感太高,所以你才会非常被动,而你现在突然表示放弃了,你对ta没有任何需求感了,ta也没有任何魅力能够牵引你走了,主动权便开始转移到你手中。
不过想要让“后撤-反转法”发挥最大作用,你还需要做到这几点:
1、保持一致性
这里的一致性是说,既然你说出放手这样的话,那么你的行为、你的思维都要同你的语言保持一致,行为上你要冷落ta,不再主动联系对方,也不会表现出怀念、感慨等任何与感情有关的心理状态,总之,你要让ta相信,你是真的放弃了。
2、不做毫无改变的后撤
这里的改变是指你要在断联后重建自身的二次吸引力,从里到外包括你的外表、你的内心、你的框架感,如果你之前不爱打扮,那就从此刻开始注重自己的仪容仪表,多学一学穿搭技巧,在外表上给人眼前一亮的感觉;
多去参加聚会、培养相关爱好、旅游健身等等,让自己的生活精彩起来;
内在方面,多学一学关于两性的思维和逻辑,强化自己的内心,让自己学会正确的吸引异性、正确的表达自己的爱,坚定自己的原则和底线,有自己的主见和思想,等等等等。
你过得越好,ta就越难受。
3、准备好应对对方的“废物测试”
当你后撤做的足够到位时,大约在1-2周的时间,对方很有可能会忍不住主动来联系你。我理解你此刻激动的心情,但是这个时候千万不要流露你的惊喜,更不要对方一联系你你就要求或者答应复合。因为ta来找你很有可能并不是想复合,而是试探你这一连串变化的真实性,试探你是不是真的放下了。
所以这个时候依旧要保持一致性,态度自然而平淡、有事说事、没事不废话,这就是为了让ta相信你是真的放弃了,也是真的重拾自我了。
不必担心对ta这么冷淡,ta会不会真的离开你。Ta能来试探你就说明ta对你的变化动心了,只不过ta还想坚持以前的高位待遇,不肯轻易妥协。说白了,现在就是你们的心理战,谁能坚持到最后,谁就胜利了。
当然,这个办法有好处自然也会有坏处,后撤到底会把对方彻底放走,还是能够把对方吸引回来,取决于你这个办法到底运用得如何。后续还有很多具体的操作步骤,因为针对性很强,这里没有办法一一跟大家说明。
四、对方有了新欢,该怎么处理
像你本身对ta特别好,尤其是你自身硬件条件也不差的时候,ta突然决绝提分手,有一半的可能性是因为——ta有新欢了。
为什么感情中的框架感这么重要?新欢足够给你带来惨痛的教训:你对ta那么好,可是所有的好都不如新欢的几句甜言蜜语。
因为吸引力并不全是建立在对一个人的好之上,你自身的魅力也非常重要。当你被对方吃的死死的,没有任何神秘和情趣可言时,你对对方就全然没有了吸引力。
感情有时候就像一道乘法题,一个因子是0,那不管其他的因子做得有多么好,结果都是0.
过于沉浸于曾经的失败没有任何意义,反思失误+改变自我才有可能挽回一个更好的结局。
新欢可怕吗?看起来是很可怕,因为新欢已经吸引走了前任所有的注意力,但是拨开现象看本质,其实新欢并没有那么可怕。
新欢有3种类型,分别是:
预谋型新欢、工具型新欢和空窗型新欢。
预谋型新欢:
顾名思义,这是一场有预谋的新恋情。新欢在你和前任还没分手的时候就已经私交甚密,产生了暧昧,只不过两个人还没有发展到可以在一起的地步,直到时机到了,前任跟你提出分手后立马就奔赴新欢的怀抱。
工具型新欢:
新欢对前任来说只是一种工具,分手后前任由于无法忍受感情突然断裂所带来的痛苦,所以随便找了一个新欢来填补内心的空缺,或者是前任为了打击报复你,让你知道分手后ta过得多么好,所以很快就找新欢来刺激你。
空窗型新欢:
你们分手已经有一段时间了,彼此联系很少,对方也从过去的感情中走出来了,自然会产生新的情感需求。
而在我们今天讨论的情况中,新欢更多的是属于“预谋型新欢”。
凡是有了新欢的插足,很多人就会对挽回产生顾虑,原因无非是这两点:
1、觉得自己再去挽回就是破坏ta和新欢的感情,是一种挖墙脚的行为,是小三,不道德。其实,前任和新欢在一起,可能并不是因为真爱,而是其他的因素,你的挽回也不一定是不道德的。
更重要的是,新欢之所以会出现,本质原因是出在了你和前任两个人身上,是你们的感情出现了问题,所以新欢才有机会插足。
那你们感情出在哪儿了呢?还是那句话:你自身的吸引力不足,你踩了“贝勃定律”的雷区,是你的过度讨好让自己不断“贬值”,让对方不断“增值”。
感情本身就是一场平等的价值互换,当两个人的价值不再匹配时,高价值的那一方自然会舍弃低价值的那一方,重新匹配同等价值的新欢。
所以解决新欢问题的关键还是在于你框架感的重塑。
2、觉得对方既然已经有了新欢了,那就表明对方已经彻底放下了,自己没有希望了。
对方不是彻底放下了,而是一直处于高位的感情让ta觉得很没意思,我们都喜欢势均力敌的爱情,ta自然也会去寻找和自己更加势均力敌的人。
难道新欢和ta就是真正的爱情吗?我用我从业5年所接触的案例规律告诉你:这种情况下前任和新欢往往很难得到一个美满的结果。
前任所寻找的新欢往往是你的反面,比如你不擅长浪漫和激情,新欢就非常擅长,能给前任带来你所不能带给ta 的感觉。
但是扪心自问一句,这样的新欢真的能够前任带来踏实的感情吗?很难。
每枚硬币都有正反面,每件事物都有它的好处和坏处。你做不到新欢能够做到的浪漫和激情,当然,新欢也做不到你能够做到的真心和踏实。
你的过度迎合让前任夸大了自己的价值,让ta误以为自己能配上更好的。现实往往会打脸,当新欢所带来的新鲜感平淡下去,新欢的弊端必将更加明显地影响他们的感情走向。
前任没有那么多的幸运,不可能碰到的每一个异性都像你一样那么爱ta。只有失去时,ta才后知后觉你的好。
而你也不是一成不变的,你会后撤、也会成长和改变,当你变成一个更加优秀、更加懂爱的人时,前任心里自然有一杆秤默默衡量,趋利避害是人的本能,你能够给ta带来更多的好,ta就会想要和你复合。
新欢的出现并不能直接决定你们的感情,更重要的还是看你怎么做,现实生活中有很多学员都能成功挽回有了新欢的前任,所以咱们还是要以积极的角度来看待问题。但不可否认的是,新欢的出现确实会让你的挽回难度加大。
终其一生你会发现,其实你一直走在复合的路上,你真正想挽回的并不是单纯的对方那个人,而是让内心那个不接纳自我的自己重新接纳自我。你向往爱情,向往的是成为那个值得被爱的自己。
你的挽回不应该单纯为了挽回对方,更应该是一个与自己和解的过程。当你始终不爱自己的时候,你就永远无法复合。而当有一天你能够发自内心的接纳了自己,你就实现了真正的复合。